Search

【沒什麼,就聊聊天。】
/

今天買飯外帶時,餐廳排隊的人潮裡站著一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沒什麼,就聊聊天。】
/

今天買飯外帶時,餐廳排隊的人潮裡站著一位只把口罩掛在下巴、大剌剌露出口鼻的中年男子。

其他民眾上前勸阻,店員也大聲喝斥:「你再不戴好就趕你出去!」

他愣愣的看了我們,眼神又飄走,不為所動。

大家的火氣已經冒出煙,在他好不容易拉好自己的口罩後,叫他填實名制,卻又死不拿出手機,現場已經有人開始叫罵,店員也對他揮舞著湯勺。

他則突然對店員指了指牆壁,這一舉動讓所有人更加不解而生氣。

我忽然意識到了些什麼,向店員借了紙筆。

「水餃。」他吃力的在紙上寫著。

我連忙跟店員說,麻煩一份水餃,並向他們解釋,他應該是瘖啞人士。
沒想到店員也不是台灣人,聽不懂「瘖啞」

「就是聽不見也沒辦法說話的人,他們很可能是沒有手機的,所以也沒辦法用QR code簡訊實聯制。」

/

他拿到水餃後,在醬料區摸來摸去,又招來店員非難,對著他說他這樣很髒。

他的手粗燥、食指截肢,有點不乾淨的垢,初步判斷應該是做工的手吧。

我猜店員的意思應該是「到處摸不太衛生」
但非母語者可能只知道髒這個字

忽然有點慶幸,那位叔叔聽不見別人指著他說「你很髒」

那些瓶瓶罐罐沒有標示何種醬料,我向店員詢問完後趕快過去幫他裝好
之後帶著他到外頭路邊的平台,因為他似乎有話想對我說。

/

他很吃力的在紙上刻著,不會寫的字就用手比劃
跟我說他的工作是什麼、他怎麼來到這,拿出悠遊卡表示是搭公車哦,又指了指路邊的機車表示不是騎車
雖然工地放無薪假了,但當作可以休息一下,應該6/15可以回去吧。

雖然我看的一知半解,但也微笑點頭表示知道了。

我不知道的是,他是不是習慣了這些歧視和不理解,是不是其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、疫情和政策進展到什麼程度,是不是已經習慣孤獨,而迫不及待想對我這麼個陌生人分享自己事。

離開時,他用手語比著「謝謝」

我不知道「辛苦了」和「請保重」的手語是什麼,也就比了「抱歉」和「謝謝」

為這個社會的漠然向你道歉,也謝謝短暫的相處所教導我的事。

/

回到餐廳裡拿我的飯時,店員問我「欸,他跟妳說什麼啊?」

我笑了一下。
「沒什麼,就聊聊天。」

/

就聊聊天。

對他們而言,已經是太困難的事。

——

疫情突襲,扯開了看似太平社會的遮羞布,所有原本存在的問題被放大的多。

越是便利的科技生活,就越多人被落下。
社會運行方式的大規模改變,加大差距和彼此理解的鴻溝。

遠距課程讓設備不足的家庭受教權受損、不同族群的人,在新的生活樣態中趕不上變化而倍受不便或責備。
可能不懂科技產品、不甚識字、老人、身障或聾啞人士,連疫情下最基本的實名制可能都有困難。

政府是必須看見和照料這些沒有接住人民的缺口,而我們民間自己,雖然在我們安逸的日常裡,不常與之相伴,但遇見的時候,能盡力多一份同理和體貼。

特別是這種政策容易改變、社會較為動盪的一段時日。

同島一命,是日常裡的落實。

/

我說過我不喜歡高姿態的道德呼喚,但溫柔可以是很實際的作為。

一起學手語吧,必要的了解即可。
或許是能即時幫上忙的實用技能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